达尔文、开尔文以及演化的故事
Summary
我们中学课本就提到过达尔文与《物种起源》,也知道世界是不断演化(进化)着的,我们的祖先和矮黑猩猩还是近亲。本周读了《演化的故事》,更详细的了解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有趣的故事。本篇也算个小总结。
达尔文的环球旅程
达尔文从小就对植物和化石非常感兴趣,虽然他父亲想让他学医或者神学。也算偶然,达尔文有机会作为博物学者乘小猎犬号航行,谁也没想到后边会发生的事情。
达尔文带了一本叫《地质学原理》的新书,此书改变了达尔文对整个地球的看法,也最终引导他发展出演化论。这本书批判地球整体历经创造和毁灭的说法,认为地球在不间断进行局部改变,这里侵蚀,那里爆发,并无一定方向,且历史久远。达尔文对这个理论着迷,但也不迷信,而是利用登岛的机会,爬到岛上的火山岩观察证据以测试书中的理论。
五年中,达尔文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船去搜集动植物以及化石(最知名的莫过于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做的鸟类搜集),并写日记记录所见所闻,以及写信学者保持沟通。亲身经历的意义无法用其他经验衡量,达尔文永远不会忘记某次地震的经历:
“一次强烈的地震立即摧毁了我们古老的想法,象征坚硬稳固的大地如今在我们脚下移动,如同覆在液体上的一层碎皮;短短一秒钟,便带来如此奇异的不安全感,这是沉思数小时也体悟不到的。”
经过5年的观察研究,达尔文已成为成熟独立的思想家,学会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历史,学会以百万年刻度观察地球。
《物种起源》和自然选择
当时社会流行的是神创论,认为所有都是上帝创造的,包括人和动物。英国解剖学家欧文爵士发展的理论叫“原型论”,认为所有动物都是上帝基于某个原型改造出来的。
尽管达尔文的想法已经具有雏形,但如果贸然公开,则可能会被所有主流科学家排挤(可以想象哥白尼的下场)。尽管如此,达尔文继续研究继续写笔记,发展理论,同时搜集相关资料。比如达尔文就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以及农夫培育农作物获得启发:
农夫会比较个体植株的优劣,然后保留最好的做种,经过不断筛选,作物便发展成特殊的变种。达尔文明白,大自然没有农夫,但大自然就是农夫。
从有想法的雏形到12年后,达尔文已发现足够的演化证据,他将这些年来的所学倾箱倒出:航途见闻、阅读和谈话心得、藤壶和种子研究…他决心以排山倒海的实证,淹没任何反对的意见。
开尔文爵士也会犯错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时,开尔文爵士已经是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研究热量、电流和熵。 开尔文是虔诚的教徒,认为地球只有很短的历史,他利用地球温度计算出地球之友2000万年的历史。(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推算其实收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他在读完《物种起源》时,立即得意的用自己计算的结果攻击达尔文。
科学是向前发展的,一切问题最终都会被解决。打破迷思的是一位叫卢瑟福的物理学家,他发现埋藏在地球矿物中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衰变,并释放热能,这足足说明开尔文测量地球温度的不可靠。
一切都是演化着的
到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目击自然选择重塑生命以及创造新物种。甚至引导科学家在始料未及处发现自然选择的作用。
比如人体的免疫系统,其实就是B细胞和抗原的斗智斗勇,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运用更有效率的演化来制造抗体。自然选择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新冠病毒最后的发展趋势就是传染性高,致命性低的感冒–因为如果高致命性会导致病毒的停止复制,这不是基因的目的。
动物在演化、文化在演化、语言在演化,一切都在演化着,正所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演化思想也可以被我们利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模拟基于演化的思想生成最符合某个任务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一千个哈姆雷特
从书中可以思考很多,比如,
- 一个伟大的学说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有主流界甚至是大佬的攻击,要谨慎决定和面对困境
- 科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是批判性思维的科学,也是学与思、知与行的科学
- 任何人都会犯错,达尔文会犯错,开尔文也会犯错,犯错其实不可怕,这是你自己演化的开始
- 人类没什么特别的,和浩瀚宇宙相比,我们只是沧海之一粟
自然选择(演化)重塑了我们的世界观,同时也让我们认清这个世界的残酷本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最适合生存的往往会被保存下来,其他的就会被淘汰。世界是竞争的,小到班级、团队,大到公司、国家,这就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化。怎么不断学习进化呢?也许达尔文的个人经历就是很好的学习榜样。
—— 💌 感谢你的阅读 ——
点个订阅